石決明
漢語拼音:Shijueming
英文名:CONCha haLiOTiDiS
來源
本品為鮑科動物雜色鮑haliotis diversicolor Reeve、皺紋盤鮑haliotis discus hannai ino、羊鮑haliotis ovina Gmelin、澳洲鮑haliotis ruber(Leach)、耳鮑haliotis asinine Linnaeus或白鮑haliotis laevigata(Donovan)的貝殼。
性狀
雜色鮑 呈長卵圓形,內面觀略呈耳形,長7~9cm,寬5~6cm,高約2cm。表面暗紅色,有多數不規則的螺肋和細密生長線,螺旋部小,體螺部大,從螺旋部頂處開始向右排列有20余個疣狀突起,末端6~9個開孔,孔口與殼面平。內面光滑,具珍珠樣彩色光澤。殼較厚,質堅硬,不易破碎。無臭,味微咸。
皺紋盤鮑 呈長橢圓形,長8~12cm,寬6~8cm,高2~3cm。表面灰棕色,有多數粗糙而不規則的皺紋,生長線明顯,常有苔蘚類或石灰蟲等附著物,末端4~5個開孔,孔口突出殼面。殼較薄。
羊鮑 近圓形,長4~8cm,寬2.5~6cm,高0.8~2cm。殼頂位于近中部而高于殼面,螺旋部與體螺部各占1/2,從螺旋部邊緣有2行整齊的突起,尤以上部較為明顯,末端4~5個開孔,呈管狀。
澳洲鮑 呈扁平卵圓形,長13~17cm,寬11~14cm,高約3.5~6cm。表面磚紅色,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/2,螺肋和生長線呈波狀隆起,疣狀突起30余個,末端7~9個開孔,孔口突出殼面。
耳鮑 狹長,略扭曲,呈耳狀,長5~8cm,寬2.5~3.5cm,高約1cm。表面光滑,具翠綠色、紫色及褐色等多種顏色形成的斑紋,螺旋部小,體螺部大,末端5~7個開孔,孔口與殼平,多為橢圓形。殼薄,質較脆。
白鮑 呈卵圓形,長11~14cm,寬8.5~11cm,高3~6.5cm。表面磚紅色,光滑,殼頂高于殼面,生長線頗為明顯,螺旋部約為殼面的1/3,疣狀突起30余個,末端9個開孔,孔口與殼平。
鑒別
取本品細粉0.5g,置具塞錐形瓶中,加6mol /L 的鹽酸溶液10ml,置水浴中加熱回流4小時,取出,置水浴上蒸至近干,殘渣加稀乙醇5ml 使溶解,放置,取上清液作供試品溶液。另取亮氨酸對照品,加稀乙醇制成每1ml 含1mg的溶液,作對照品溶液。照薄層色譜法(中國藥典2000年版一部附錄Vi B)試驗,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3μl,分別點于同一硅膠薄層板上,以正丁醇—冰醋酸—水(3:1:1)為展開劑,展開,取出,晾干,噴以茚三酮試液,在105℃加熱約5分鐘,供試品色譜中,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,顯相同顏色的斑點。
檢查
雜質 照所附方法檢查,雜質(包括脫落和附著在貝殼表面的苔蘚、石灰蟲等寄生物與有機、無機雜質)不得過15%??菪嘭悮?外表面糟朽、內表面無珍珠光澤的貝殼,不得過2%。
浸出物
含量測定
炮制
性味與歸經
咸,寒。歸肝經。
功能與主治
平肝潛陽,清肝明目。用于頭痛眩暈,目赤翳障,視物昏花,青盲雀目。
規格
用法與用量
3~15g,先煎。發
禁忌
注意
貯藏
置干燥處。
備注
附:雜質檢查法
(一)脫落寄生物與雜質:現場檢驗時,倒包件數(不少于10件)作為檢驗數,檢驗包件全部倒包,挑出整個石決明及其碎塊,剩下的過篩(篩孔約為1cm2)。篩上物如有石決明碎塊再挑出,余下的篩上物與篩下物合并稱重,計算百分數。
(二)附著寄生物與雜質:將上項倒包后挑出的整個石決明,按附著寄生物的多少,分為嚴重、一般和輕微三類,每類抽取適量代表性樣品,然后共縮分至10kg,逐個刮下附著的寄生物與雜質,稱重,計算百分數。
樣品中雜質(%)=脫落寄生物與雜質(%)+附著的寄生物與雜質(%)